关于推进我州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2022世界杯买球

设为世界杯买球攻略主页 | 加入收藏 |
世界杯买球方法首页    |     建议提案    |     办理动态    |     总结报告    |     办理知识    |     办理规定    |    
建议提案搜索    按编号 按标题 按提案者 按类型  
  • 关于推进我州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届次: 湘西州政协十二届六次会议
编号: 035
类型: 经济建设
提案者: 州政府办经开区委员组
联名提案者: 1
主办单位: 州发改委  
会办单位:  
提案内容:

园区是产业聚集的载体,招商引资的平台,对外开放的窗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州园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史蜕变,基本形成了产业集聚、产城融合、竞相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体系,为全州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园区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面临诸多困难。

对此,我们就推进我州园区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调研,提出如下建议。

(一)在规划建设上再提升,进一步增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承载力。

一是要做好园区调规扩区。各县市和湘西高新区要以编制“十四五”规划为契机,加快推进园区调规扩区,加强园区发展与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科学划定功能边界。抓好土地储备,探索实行规划刚性约束与弹性调整并举机制,允许园区根据产业布局需要合理留白,为重大项目落地预留空间。

二是强化筑巢引凤意识。重点抓好“五通一平”、标准厂房、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智慧园区、绿色园区建设,到2022年所有园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州工业园区建成面积达100平方公里,打造一批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产业特色园区

是探索发展“飞地经济”。鼓励园区开展跨区域合作,发展“飞地经济”,共同建设项目孵化、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服务平台和产业园区,为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创造条件,实现共建共赢。

(二)在产业集群上再壮大,进一步增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

一要优化园区功能布局。根据各园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按照“分工合理、差异竞争、特色发展”的要求,集中力量重点发展2-3个主导产业,推动关联产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和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着力形成共生互补的产业生态体系,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园区。州园区办加强对县市的指导,推动各县市园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避免碎片化、同质化、形成“一县一园区、一区一特色”的发展格局。

二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支持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创建国家和省先进制造业集群,鼓励各县市制订本地区特色产业链建设方案。各园区要围绕主导产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坚持企业“物理集聚”与产业“化学集群”并重,加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推动产业集聚,增强产业聚合度、关联度,形成有竞争力、有特色、有规模的产业集群。要发挥好比较优势,做好传统产业升级和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文章,不盲目追求高大上、高附加值的企业,锲而不舍打造一批高质量的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全州园区主导产业集聚度超过80%,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州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80%。

三要抓好规模企业培育。把加快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作为推动工业经济扩量升级、提质增效的重点和关键。抓“新字号”规模企业引进,全力支持现有规模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加强临规企业靶向培育,从银企对接、供需衔接、要素保障、行政协调等方面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临规企业降低成本、扩大生产、拓展市场,积极促进存量工业企业“小升规”。 

(三)在改革创新上再深化,进一步增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力。健全“一权两制一司”体制(一权即经济管理权限,两制即独立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财政体制,一司即组建独立的园区平台公司),创新投融资、人事、薪酬、财税机制,加快构建与我州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化园区治理体系

一是园区管理体制要科学化。明确园区管委会为同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双招双引”、项目建设和服务企业发展等主责主业。剥离园区社会事务管理职能,除湘西高新区外,州内其他园区不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交由所在地乡镇(街道)承担。规范园区管委会机构设置,其内设机构实行“大部门、扁平化”管理,确保高效决策、迅速执行、精准落地。

二是园区开发模式要市场化。大胆探索市场化、可持续的投融资机制,研究增强可经营性资源收益能力、资本吸纳能力、金融对接能力、特许经营能力的有效办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园区平台公司,平台公司为园区开发范围内的开发运营主体。坚持市场化运营,开展市场化招商,支持园区引进战略投资者、专业化园区运营商,采取市场化方式建设一批“区中园”。

三是园区用人机制要多元化。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选优配强园区领导班子,加强部门与园区之间的干部交流、挂职锻炼,着力建设一支讲政治、懂经济、勇担当、年轻化、有活力的园区干部队伍。园区在相关部门批复的雇员数额总量内,可按相关程序向社会公开招聘雇佣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鼓励支持园区打破身份界限,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提升干部队伍内在活力。倡导园区薪酬市场化,以业绩论英雄、领薪酬。

四是园区财税核算要独立化。园区可在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下单独管理财政收支,实行独立核算,单独编制预算,纳入本级财政预算管理,并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支持技工贸总收入30亿元以上的园区设立一级金库。

五是园区“亩产效益”考核评价机制要制度化。各园区要加快建立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以单位用地投资强度、税收、销售收入、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等为主要指标的“亩产效益”评价体系。州、县市园区办要组织“亩产效益”考核评价,依据考评结果,实施分档激励和重要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进一步强化约束和倒逼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动态管理。

(四)要在营商环境上再优化,进一步增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

一是要营造便利的政务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下放审批权限,全面推行“2号公章”模式和“互联网 政务服务”,除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明确规定的,其他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园区,工业项目建设的审批必须在园区形成闭环,限时办结。探索取消预审环节,简化申报程序,由园区管理机构直接向相关审批部门转报。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全流程改革,推行容缺审批、告知承诺制等管理方式。

二是要营造优良的市场环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抓好政策集成,强化政策执行,如数如期兑现惠企政策。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健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严格规范园区企业检查,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三是要营造高效的服务环境。对于来园区发展的投资企业,按照“一对一”原则,每个园区要明确一名工作人员,提供“店小二、母亲式”的精细化服务,为企业全程代办各类手续。狠抓土地、资金、用电、人才等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要素保障,用心用力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涵养出营商环境的“清新空气”,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让企业在更细致、更贴心的服务中获益,安安心心抓生产搞发展。

提案回复:

州发改案复〔2021〕第3号a类

 

州发改委对州政协十二届六次会议第35号提案的答复

 

州政协政府办经开区委员组:

贵组《关于推进我州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提出园区是产业聚集的载体,招商引资的平台,对外开放的窗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擎,特别还从“规划建设、产业集聚、改革创新、营商环境等方面再提升,进一步增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承载力、支撑力、竞争力、软实力”等方面提出宝贵建议,让我们对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发展路劲。现答复如下:

贵组提出“在规划建设上再提升,进一步增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承载力的建议”。我们的具体做法:一是积极争取省发改委支持我州园区调区扩区。2021年6月2日,省发改委印发了《湖南省“十四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湘发改地区(2021)394号),明确提出支持湘西高新区、凤凰工业集中区、古丈工业集中区、花垣工业集中区、保靖工业集中区、龙山工业集中区等园区调区扩区。二是加快推进全州园区调区扩区步伐。吉首经开区、泸溪高新区、保靖工业集中区、永顺经开区等4家园区以获得省发改委同意开展调区扩区前期工作的批复。三是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四个一批”机制,切实推动项目建设,1-7月,全州产业园区在建项目84个,总投资290.0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0.83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项目42个,投资165.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4.55亿元;产业项目42个,投资124.3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6.28亿元。联合州生态环境局督促相关园区加快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泸溪、凤凰、古丈、永顺、龙山等园区已建成污水处理厂,花垣工业集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正在积极推进,湘西高新区、吉首经开区污水处理厂已启动前期工作。四是加快编制园区优化布局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根据国土空间工作要求,拟新增全州产业园区用地21.4平方公里,约占省自然资源厅下发新增规模建设用地量的44%。按照“一主一特”要求,拟定各产业园区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努力打造特色园区。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发展“飞地经济”开展跨区域合作。

贵组提出“在产业集群上再壮大,进一步增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的建议”。 我们的具体做法:一是进一步明确园区产业定位。按照“分工合理、差异竞争、特色发展”的要求,拟定湘西高新区着力打造以电子信息为主导,以大健康产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吉首经开区着力打造以电子信息为主导,以新材料为特色的产业体系;泸溪高新区着力打造以新能源材料为主导,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凤凰工业集中区着力打造以旅游商品和食品加工业为主导,以健康养老及文化创意产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古丈工业集中区着力打造以食品精深加工产业为主导,以建材加工为特色的产业体系;花垣工业集中区着力打造以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为主导,以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为特色的产业体系;保靖工业集中区着力打造以新材料新能源产业为主导,以特色农产品和先进陶瓷为特色的产业体系;永顺经开区着力打造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主导,以绿色食品为特色的产业体系;龙山工业集中区着力打造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主导,以中药材、轻工纺织为特色的产业体系。二是努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围绕主导产业,着力打造白酒、高性能复合材料、茶叶油茶、锂电池、文旅商品加工、电子信息及5g应用、生物医药、装配式建筑、锰锌新材料等9条产业链。壮大电子信息、化工新材料、碳基材料、先进储能材料、装配式建筑、新能源、先进陶瓷等新兴产业发展。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加强纳米级超细铝粉、分级设备等核心技术的创新,加强新型绿色建材、智能建造等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研究和储备,培育未来产业。三是切实抓好企业入规。为加快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将工业企业入规作为全州园区高质量发展考核经济指标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已考促推企业入规。

贵组提出“在改革创新上再深化,进一步增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力的建议”。 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是在园区管理体制要科学化方面。提出要突出园区主业,优化园区内部组织架构,实行“大部门、扁平化”管理。结合开发区功能定位和形态特征,合理确定开发区管理机构的职责任务,强化经济管理、投资服务和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职责,逐步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精简综合事务部门,加强业务职能部门,健全党建工作机构。推动小管委会、大公司的管理机制,实现行政和经营分离、管理机构与开发运营企业分离。要科学合理赋权,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理顺开发区与所属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关系,明确职责权限,厘清职责边界,明晰事权,科学赋权,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园区开发模式要市场化方面。提出要做强平台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园区平台公司,依法依规将公共性的优良资产、优质资源注入平台公司,平台公司为园区开发范围内的开发运营主体。鼓励有条件的平台公司牵头设立产业基金、参股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和转贷应急资金,助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网络。要通过市场化建设园区。加强园区平台公司管理,积极推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剥离开发运营职能,交由市场承担。支持园区引进战略投资者、专业化园区运营商,采取市场化方式建设一批“区中园”。三是在园区用人机制要多元化方面。提出要配优配齐领导班子。进一步选优配强园区领导班子,着力建设一支讲政治、懂经济、勇担当、年轻化、有活力的班子队伍。要简化招聘程序。适当简化事业编制人员公开招聘和公开选调程序。园区在相关部门批复的雇员数额总量内,可按相关程序向社会公开招聘雇佣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要打破身份界限。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进一步整合干部资源,提升干部队伍内在活力。加强部门与园区之间的干部交流、挂职锻炼,注重在园区一线培养、发现和使用干部。要健全绩效机制。建立园区绩效奖励水平与经济规模、增长速度、税收贡献和绩效考核相挂钩的核定与调整机制,一般不低于当地同条件下机关工作人员绩效奖励的2倍。对特殊需要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和招商人员实行特岗特薪、特职特聘。对有特别突出贡献的人员,经集体研究、公开公示,可以给予专项奖励。园区平台公司按市场化方式制定薪酬办法。四是在园区财税核算独立化方面。提出要健全财税体制。推动园区财政预算管理或独立核算机制。支持技工贸总收入30亿元以上的园区设立一级金库。五是在园区“亩产效益”考核评价机制要制度化方面。出台了《湘西自治州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办法》,从经济指标、“五好”园区指标、专项工作指标等3个体系,按年度对全州产业园区进行考核。即:以亩均产值、亩均税收、亩均投资强度、招商引资、绿色发展等主要指标的经济指标体系;以规划定位好、创新平台好、产业项目好、体制机制好、发展形象好等5个方面的“五好”园区指标体系;以园区赋权、区域评估成果运用、监测统计、年度工作任务、日常调度等方面的专项工作推进指标体系。

贵组提出“要在营商环境上再优化,进一步增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的建议”。 我们的具体做法:一是加快推进园区赋权。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突出抓好简政放权,切实督促、指导各产业园区因地制宜贯彻落实《湘西自治州园区赋权工作实施方案》(州政办发〔2021〕15号)和《湘西高新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改革工作方案》(州政发〔2021〕3号)文件要求。二是抓好园区区域评估成果运用。指导、督促各园区完成各项区域评估事项,积极与州直相关部门沟通衔接,加大对产业园区运用区域评估成果的运用,让园区、企业享受到政策红利。三是持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下发《关于开展全省第三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梳理的通知》,下发《关于发布全省第三批“一件事一次办”办事指南标准化模板的通知》,发布全州统一的办事指南模板。完善“一件事一次办”小程序,在全州组织开展小程序推广应用,5月以来我州每日新增用户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总用户注册量从全省14个市州排名倒数第一跃居至目前全省第2名。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主动会同州直相关单位切实督促园区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持续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

 

签发领导:胡恩平

承办人员:徐 帆

联系电话:19907430101

 

 

湘西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8月17


世界杯买球攻略 copyright 2021 xiangxi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南省吉首市人民北路58号 邮箱:[email protected]
网站所有内容均为湘西州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所有 不得转载